不食眾生肉
酒肉穿腸過故事
清朝張獻忠攻陷重慶時,下令盡屠城中百姓。破山和尚憐憫,乃往見獻忠,請勿屠殺。忠說:師如飲酒食肉,我即不屠。破山乃大飲啖,偈曰:「酒肉穿腸過,佛在心頭坐。」
學佛答問/0787
/有人放生了一隻豹貓,但牠是以捕獵為生,放生的人是有功德還是有罪過呢?
答: 放生是慈悲的行為,被放生的眾生將來如何不必過問。若真要追究的話,任何眾生都不可以放生,都會危害生命。當我們遇到危難時會祈求佛菩薩救護,而佛菩薩慈悲為懷,聞聲救苦,都不會過問將來如何。眾生平等,一視同仁,若要過問將來的話,誰也不應救,人也會殺生害命,連人也不應該去救。
V學佛答問/0361
/為甚麼佛教不是以「博愛」為宗呢?
答: 如果你所指的是他教所說的「博愛」,以佛教的觀點來說仍是未足夠的。因為他教所稱的「博愛」僅止於人類或只限於同族或同一信仰,對於不信上帝的人要打入地獄,歷史上許多宗教戰爭恰恰成了「博愛」的反面註解。
佛教所說的慈悲是「同體」的,即眾生與我是一體。好像慈母看到愛兒生病,自己亦如生病;見到愛兒快樂,自己亦快樂。所以,「慈悲」能全面發揮得淋漓盡致。所謂「慈能予樂,悲能拔苦」,佛教看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,所以在佛教的歷史裡從沒有戰爭。佛教認為是有輪迴的,豬、馬、牛、羊、人等眾生均是平等,若殺豬、馬、牛、羊,猶如殺人,故絕對不能殺害。因此,豬既不能殺,還能殺人嗎?若然殺人,佛教徒會群起指責,由此可知佛教是真正實行慈悲的宗教。
最後要補充一點,無論「博愛」也好,「慈悲」也好,只是名詞上的區分,最重要的是有實質內涵。
V學佛答問/0158
/佛教為甚麼主張戒殺放生
放生思想原本是從《梵網經》戒殺生斷肉食而來。自從齊梁時代戒肉食運動,逐漸發展《金光明經》放生思想。智者大師致力放生,四明尊者著《放生文》,放生風氣一直流傳到現在。
學佛答問/0784
/佛教是戒殺的,那麼我們對於皮革用品等應怎樣看待?
答: 嚴格來說,佛教徒是不應用真皮製成的東西,已受五戒或菩薩戒就更加不應該使用皮製物品。雖然佛教本身並沒有此戒條,但在《楞嚴經》有明文記載。
有一位居士,在餐廳當廚師十多年。自從學了佛,皈依三寶及受五戒後,開始覺悟每天烹肉劏魚是不當的,於是決心轉業。他學歷不高,難找其他工作,辭工後雖失業了個多月,仍堅持不重操故業。他是一位虔誠佛教徒,對自己所信奉的宗教真誠,寧願失業,也不願再作諸惡。最終他找到一分稱心的工作,做得很愜意,收入亦可觀。所以,只要堅持原則,決心放棄不適宜的行業,一定能自在地生活下去。天無絕人之路,何況是棄惡向善,命運必定會好轉的。
學佛答問/0242
/請問素食有甚麼優點和缺點呢?
答: 中國是農業社會,大多數糧食都依賴農作物的收成,收成甚麼便吃甚麼。北方農村平常很少吃肉,傳統在過年時才買一斤半斤羊肉度歲。吃肉最多的地方是上海、廣州等城市,香港人和外國人更是無肉不歡,在不知不覺中種下很多殺業。
持素唯一的缺點是初吃時身體產生變化,容易被誤為營養不良,身體衰弱。由於長年累月食肉,素食初期,腸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,只要飲食均衡,多吃豆類果仁,雜糧麥麩,營養便足夠了。根據外國資料報導,動物被宰殺時本能地釋放大量毒素,所以肉食令人多病。吃素能紓緩身體的毛病,使身體更健康,皮膚光滑潤澤。香港近年開始流行素食,實在是可喜現象。
B學佛答問/0250
/植物是否有生命,為何植物聽音樂會生長得特別好?
答: 植物有生機但無感情,植物與礦物都不屬於有情眾生。在佛教來講,植物屬於無情,人類屬於有情。植物是沒有知覺,沒有感情,更沒有思想。
有研究說:植物聽到音樂之後,生長得特別快。音樂能夠促進植物生長不等於植物有思想,可能是某一範圍內的頻率對植物細胞有生長性刺激。
佛說:「諸法從緣生,諸法從緣滅。」一切生滅都沒有離開緣,例如:植物一定要有陽光、水分、肥料、空氣等因素才能生長;向日葵一定向著太陽走;含羞草,你一觸動它就會收縮。每一種植物靠的外緣不同,不能說它一定有生命。佛教中也有說,花有花神、樹有樹神,其實這是外來的眾生精靈附它為體,依草附木之類。所以,吃植物是沒有因果報應的。當然如果嚴格的說,植物也不可以吃,但這已非我等凡夫的境界了。
學佛答問/0140
/動物之間互吃是在建立罪業還是消業?
答: 若無神通,便不能肯定此情況,就如高等動物的人類亦如此。此生吃牠的肉,下世便被人吃回, 你說你是無意識的吃了肉,別人亦可以說是無意識的吃回你。所以一句「無意識」是否就能把一切罪都抵銷?
眾生還債是不同的,債有物債、命債。
物債是以財物償還,命債則被殺戮。
酬償先債既畢,即兩不相干。
若彼酬者,超越所應酬報,
仍索前生多餘之債,如彼債主有福德,
則於人中還債;若無福德,
便失人身轉牲畜還,這是因果的定律。
學佛答問/0081
/有人認為吃肉是幫助牠們更快地得到超生,這個說法對嗎?
答: 佛法不離世間法,如果世間法說不通的,那就不是佛法。有人認為吃肉是為了豬馬牛羊得到超生,誰不希望自己家親眷屬得到超生呢?那豈不是要把他們統統吃掉?佛教提倡慈悲為懷,為培養自己的慈悲心,應該茹素。要知道肉食與殺生有關連,殺眾生者,必為眾生所殺,種如是因,結如是果。其實吃素除了能增長自己的慈悲心,更能促進身體健康,何樂而不為呢?
B學佛答問/02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