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一個譬喻


斷惡修善譬喻

惡心已生,急令斷滅,猶如除毒蛇。

惡心未生,謹防不生,如預防流水。

善心未起,急令生起,如溉甘果栽。

善心已起,速令生長,如鑽木出火。

 M學佛答問/0799


佛為何用羊車、鹿車、牛車來比喻聲聞乘、緣覺乘及菩薩乘呢?

答: 《法華經》引用三種車所能運載的數量來比喻三乘。羊車比喻聲聞乘,能載一人;鹿車比喻緣覺乘,能載二人;牛車比喻菩薩乘,能載多人;大白牛車比喻佛乘,能載群眾,這一乘才是至高無上。以此譬喻,辨別四乘佛法度眾生有差別。 

E學佛答問/0302


何謂「有為法」及「無為法」?

答: 關於有為法、無為法;有漏法、無漏法;功德及福德,應如何理解呢?「有為法」即有所作,如在布施時內有我相,即是我去行布施;外有人相來接受我的布施;中間有布施這件事。即是我用何等方法去幫忙,如用金錢或是醫藥等,有這種思想就是有為法,是「有漏功德」屬於「福德」。有漏就等於一隻底部穿了孔的盆子,就算你不斷的往盆裏注水,水會從穿孔處漏掉。心想著行善會升天堂,作惡便下地獄,這便是「有漏法」,有生死之漏。

若你布施一切眾生,供養三寶而內無我相,外無人相,中間無布施這件事,做完就放下,不去計較便叫「無為法」,是「無漏功德」而不是「福德」。無此三相便是「三輪體空」,能做到三輪體空就是實教菩薩行,否則便是權教的菩薩。

正如梁武帝問達摩祖師,他經常建寺、齋僧、修橋舖路,有何功德?答案是毫無功德。武帝問如何是真功德?達摩祖師說:

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,如是功德,不於世求。」

武帝問得非常膚淺,但祖師答的是高深理論。兩人話不投機,愛面子的武帝便問達摩祖師:「對面是誰?」

祖師答:「不認識。」

祖師知道時機還未到,便往少林寺面壁九年。

E學佛答問/0480


梁武帝護持佛教不遺餘力,一點功德也沒有嗎?

答: 達摩祖師以明心見性為標準,在「空」 上講功夫。自性上講,一切皆「空」,不單沒有惡,也沒有善。梁武帝在「有」上下功夫,他建了很多寺廟,經常齋僧,又做了很多善事,還三度出家,屬於修福,兩者意境不相同。

按佛教道理,梁武帝所做的不是功德,勉強講是福德,是有漏功德。有漏功德有生死,做善事生天堂,做惡事下地獄,心中有善有惡,不能了生脫死。無漏功德沒有生死,心中沒有善沒有惡,沒有善不生天堂,沒有惡不下地獄,不會在六道往來,可以了生脫死。達摩祖師說梁武帝做了很多福德善業,來世可生天堂,可做皇帝,但不能了生脫死,仍在六道流轉,所以說他沒有功德。

恵能大師的《六祖壇經》,裡面所講的理論完全沒有離開性。他已開悟,處處從「性」上講話。一般人從 「相」上講話,乃至大德高僧亦復如是。還未開悟的人怎麼可能在性上講話?沒有開悟的人處處在相上講話,因此容易發生偏差,從性上講話絕對不會發生毛病。開悟的人親自看見了,明白了,隨便講話,流出來的話永遠不會變,是真的。相是假的,經常變化,把以前的相跟現在的相比對一下,你會發覺它已改變了。所以我祇看已開悟人的著作,沒有興趣看相上講話的書。從性上講話是真的,不會錯;從相上講話靠不住,未必全部是真的,可能有錯。

舉個例子: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德高僧問六祖大師:

「我們離西方極樂世界十萬億佛土那麼遠,念一句阿彌陀佛怎麼可以生西方?」

六祖大師說:「你修十善就能超越十萬億佛土。」

他質疑六祖大師:「修十善祇生天堂,怎能走過十萬億佛土到西方?」大德高僧在相上講,惠能大師在性上講。這位大德高僧如此批評六祖大師,影響很大。我經常說:天堂、地獄在甚麼地方?就在這個地方。極樂世界在甚麼地方?也在這個地方。

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,這個道理很平常,人人都可以得到。

 E學佛答問/0731


智愚學佛有得有失

智海廣難量,不測反增謗,

牛飲水成乳,蛇飲水成毒,

智學成菩提,愚學為生死,

如是不了知,斯由少學過。(華嚴經行願品)

 C學佛答問/0801


為甚麼智慧不能生

愚癡如同米糠。

愚癡並非沒知識,

不過聰明反被聰明誤,

糠把米遮蓋了,

愚癡障礙,智慧不生。

 學佛答問/0804


以事譬喻三自性

圓成實性:如麻。

依他起性:如繩。

徧計執性:如蛇。

 學佛答問/0827


《金剛經》偈云:

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

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

是甚麼意思?

答:

世上一切事物均是無常變化,

猶如夢中的悲歡離合,好像戲法、

影子和水泡一樣,是假有的;

又如閃電,一出現便滅;

亦像早上露水,

太陽一出來便消失,

應該作這樣的觀想,

否則把幻當真,

便煩惱痛苦,不堪設想了。

學佛答問/0122


 「彼岸」是何意思?

答: 

「彼岸」是涅槃,乃了生脫死,離苦得樂的意思。

「此岸」是受生死輪迴之意。此岸彼岸是一種譬喻。

學佛答問/04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