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家的日常功課
甚麼是佛法大意
唐朝大文豪白居易,請教鳥巢禪師甚麼是佛法大意?答: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曰:三歲小兒也懂得!答:三歲小兒也懂行,八十歲老翁行不得。
學佛答問/0792
/念經時是否一定要面向菩薩?家中是否一定要供奉佛像?
答: 有人說經是念給佛聽的,所以念經時要面向佛像。其實心中有佛,只要心誠,甚麼時候和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和誦經的。若家庭環境不許可,不供奉佛像也可以。
學佛答問/0101
/在家裡是否可以做三時繫念和出食?
答: 有少數出家人提議居士在家裡做三時繫念、放蒙山、出食,跟鬼神結緣。我認為居士不要學出家人用那種方法,還是多聽經聞法,誠心拜佛誦經好了,不要搞那麼多名堂。有位居士在家裡做三時繫念,招來很多鬼神,沒有辦法處理,結果請我去灑淨才把問題解決。從此以後,這位居士不敢再做三時繫念。我聽聞不少出家人放焰口,做法事招來鬼神,觀想不好,結果發生問題。出家人都會出現問題,更何況在家居士。佛教徒修自己尚來不及,哪有本領跟鬼神結緣?
Q學佛答問/0679
/是否不能清潔家中供奉的佛像?
答: 一些資深佛教徒以訛傳訛,說沖擦佛像會令之出佛身血,是不合佛教要求,可是卻未能解釋出自何經何典。其實清洗家中佛像毫無問題,且就如跟佛像開光一樣,功德無量。至於破爛了又不能修補的佛經和佛像,有人將之放在佛堂裡讓人處理便算,其實我們不用麻煩別人,如是破爛佛像,可將其埋在地裡或放進海中。至於有人說不可焚燒佛經,經書上記載焚經是罪過無邊,但其實是指不能焚燒完好的經書,破爛的經書則能燒之,再把灰撒到海上。
Q學佛答問/0042
/有人說,下午不能誦經,不能到廟燒香,這樣對嗎?
答: 因為中國人習慣上午到廟宇燒香,就說下午不能到廟宇燒香,這是迷信的說法。其實在任何時間都可以燒香,誦經也是如此,有說不能在家誦經,這也是錯誤,在任何地方或任何時間都可以誦經和念佛。
學佛答問/0140
/請問法師,念咒時是否需要觀想呢?
答: 「咒」: 梵語漫怛(mantra)或陀羅尼(dhāraṇī),華譯為咒,即佛菩薩從禪定中所出的秘密語,如《大悲咒》、《楞嚴咒》等。咒是西藏「密宗」主要修持法門,顯宗亦有沿用。我認為念咒不必觀想。密是秘密的意思,雖有漢譯解釋,但持咒不必懂其含意,只要誠心的持誦,效果會更好,定能得到很大感應。
元代惟則法師《楞嚴經圓通疏》內有這樣的一個故事:
從前有一個大國的窮人來到小國,冒充是大國的太子,得到小國非常殷勤的招待,但他仍常常發脾氣。一天大國又來一人,小國投訴太子生氣的事,大國來的人一看「這位太子」,便知道原來是個乞丐,他並沒有說穿,只說了四句偈語:
「無親往他國,欺誑一切人,
粗食是常食,何勞復作瞋。」
意思是騙人還要常發脾氣,冒充的人每次聽到這偈語,都不敢再發脾氣了。其實咒語亦一樣,咒內有很多鬼王和菩薩的名字,明白了會覺得很平常,不明白會覺得很了不起,只要恭敬誠心地持誦,便可得到意想不到的靈驗。
學佛答問/0127
/有些人學佛時間長了,對佛法有了一定的認識,但卻有傲慢之心,這是否犯戒呢?
答: 學佛的人起傲慢心並沒有犯戒。學佛有四個步驟—信、解、行、證。古德有云:
「有解無行,增加我們的邪見;
有行無解,則增加我們的無明。」
可想而知,這類人只是理解佛法,卻不能實踐,是行持不夠所引發的毛病。
「解」譬喻火,「行」譬喻水,若水少火大,火是向上冒,形成狂慧,易生傲慢心。佛教首要實行的就是無我,修道目的就是要修到無我,既然是無我,就不會生起我慢之心。因此,修學佛法是需要「解行並重」。
學佛答問/0278
/我是初學念經的,每日在家中或上班途中,念《心經》三遍或七遍。請問誦經前後,是否需要誦開經偈及回向偈?
答: 很多初信佛教的知識分子問我,應該給他們的子女念甚麼經?我說甚麼經都不用念,首先要學做人,然後才學佛。研究為甚麼有人生?為甚麼有世界?為甚麼有痛苦煩惱?真正明白人生真理,功德比念經大。若初信的人,知識水平不高,又看不懂佛教書籍,那只好讓他們念經。要念那部經,念多少遍都沒有問題,念經前後不用誦任何偈句,走路時能多念阿彌陀佛聖號更好。
學佛答問/0305
/「閱經」是否需要觀想呢?
答: 閱經不觀想等於修福不修慧,若加觀想,修福又修慧,不懂觀想就算一生持誦,功效亦不太大。但在中國古代的社會,女性沒有機會讀書,能認字已是很好了,閱經雖然不懂,也能啟發來生智慧,若能以文入理的觀想,則能得到觀照與實相般若。
學佛答問/0130
/二時臨齋的二時是甚麼意思?
答: 二時是佛教儀規,是早上的早齋時及中午的午齋時。因為佛教過午不食,故下午吃飯不能稱作時。
學佛答問/03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