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相
/薄伽梵,佛之嘉號,具含六義,故存本音
一自在、二熾盛、三端嚴、四名稱、五吉祥、六尊貴。
學佛答問/0759
/甚麼是實相
言實相者,理極真實,
以實為相,故名實相。
實相非二邊之有,故名畢竟空。
空理湛然,非一非異,故名如如。
實相寂滅,故名涅槃。
覺了不改,故名虛空。
佛性多所容受,故名如來藏。
寂照靈知,故名中實理心。
不依於有,亦不附無,故名中道。
最上無過,故名第一義諦。
學佛答問/0767
/甚麼是體相用
空諦是從體的方面看,中諦是從用的方面看。
空諦有破情之德,中諦有絕對之德。
破情和絕對是一樣東西,
有絕對性才能破情,
有破情才有絕對性。
空和中是究竟一樣東西,
都是假相,所以空假中即是體相用。
學佛答問/0770
/「天台宗」說「性具」,《華嚴經》講「緣起」,有何差別?
答: 「天台宗」說「性具」,
性自具足,不但具足善亦具足惡;
《華嚴經》講「緣起」,
由種種因緣而生宇宙萬有一切法。
《法華經》講「諸法實相」,
《大乘起信論》講「真如」,
《楞嚴經》講「如來藏」,
《華嚴經》講「法界」。
總之,不同宗派有不同名相,
其實簡單來說統統都是指
「覺性」的作用。
宇宙萬有一切皆在變化,
唯有我們的覺性是真實的。
《華嚴經.世主妙嚴品》說:
「無不從此法界流,
無不還歸此法界。」
是說宇宙萬有無不從此覺性流出,
無不還歸此覺性。
猶如黃金製造種種器皿,
終歸不離黃金,
法界緣起,亦復如是。
學佛答問/0053
/甚麼是「般若」?
答: 般若乃梵文(prajñā),自唐玄奘法師取經回來,便有五種不翻:
一、 秘密不翻 : 如陀羅尼。
二、 多含不翻 : 如比丘。
三、 此方所無不翻 : 如閻浮樹。
四、 順於古例不翻 : 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五、 尊重不翻 : 如佛陀和般若等。
般若此翻妙智慧,乃妙不可思議的意思,並不是普通的智慧。
學佛答問/01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