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王・茂峰法師

閱《龍藏》學習《天臺教觀》

創辦《佛教宗學研究班》

戰時,發心讓香港再沒有露宿街頭的僧人。


茂峰法師(1888 - 1964年),廣西人,29 歲才前往南京寶華山慧居寺,受三壇大戒,並在此閱《龍藏》三年。茂峰法師行腳江南,參訪名剎。參學至寧波鄞州觀宗寺,入觀宗研究社受學,為天臺大德諦閑法師之門人,學習《天臺教觀》,成績卓著。期間開始講經說法,聲譽日隆。三年後畢業,再往南海普陀山參方,朝禮觀世音菩薩道場。茂峰法師很重視僧侶教育,他在香港荃灣東普陀講寺,創辦《佛教宗學研究班》,學生研究天臺、淨土二宗。他是早期在香港弘化的法師,對香港佛教的發展產生貢獻。

1924年,應榮宗法師邀請,乘船前往臺灣基隆靈泉寺開講。當時臺灣被日本佔據,而日本臺灣總督老石塚及各高官均有到場聽法師說法,並報告日本天皇。日皇乃將一件上蓋御璽的金燦五衣贈予法師。 

1927 年,茂峰法師自臺灣回到廣東,途經香港,該地信徒挽留講經,法筵盛極一時,以此因緣留在香港弘化。

1929 年於荃灣的山中,購地建寺,因其風景跟浙江普陀山相若故,命名為東普陀講寺。

1937 年,日軍侵華期間一切宗教活動幾本上都停頓下來。出家人與香港市民同樣受到戰爭的迫害,有很多出家人因香港缺糧而回到內地。這段時期,新界寺廟被土匪搶劫,有比丘尼被放火燒死。茂峰法師為救護蒼生,將日皇所贈五衣懸掛胸前,站立於東普陀寺門口,日軍見狀如見天皇,不敢冒犯,皆以禮恭敬以至不擅入寺內,週邊鄉村婦女到寺避難有百多人,法師慈悲將他們藏於女客堂之後座。雖然生活艱難,堅持修行誦經功課,寺內大眾,雖一日僅得一粥,仍依法師不離開。

戰後,全港大小寺院都有僧多粥少的現象,有些僧人更流浪街頭乞食。根據茂峰法師的傳記所載,有弟子問茂峰法師:

「寺院已沒有明天的糧,庫房裡連一百元也沒有。現在寺院養幾十個和尚,已經很難維持,如果宣佈接眾,所有僧人就會一湧而至,那怎麼辦呢?」

法師答:「一莖草葉一滴露,一個和尚一缽齋」,意思是照單全收。

消息傳開後,一日之內,便有二百多人湧到,不到數天,寺院下來已經有很多人。那時,正是戰後不久,大家仍在艱苦之際。可幸,在善信聽到這件事後,都捐獻糧油。十日之內,東普陀已積米數百包。及後大陸內亂,大量難民南逃,九龍佐敦道碼頭一度坐滿南下的僧人,無處容身。後來茂峰法師大開方便之門,宣佈接單,接收了他們,但沒有地方留宿,就在樹下搭篷,一時之間,避亂香港的佛門僧侶,上至大德長老,下至青年學僧均到東普陀寺掛褡棲止者為數甚多。這時,寺內圓通寶殿重修落成,110 歲的南華寺住持虛雲老和尚、極樂寺住持定西和尚等大德,皆來集會一堂。虛雲老和尚稱許東普陀講寺海音接衆,他說

「不要供養我,眾僧南來,食住艱難,病無醫藥,境況甚苦,東普陀海單接眾,使流亡者得以安身,汝以財力供養我,不如轉贈東普陀供養,功不唐捐。」

自此之後,香港再沒有露宿街頭的僧人,茂峰法師亦由此贏得「慈悲王」的美譽。 當年獲接濟的出家人,例如:知定法師、度輪法師、洗塵法師、融靈法師、隆根法師等,今日已成香港、海外佛教界中流砥柱。暢懷法師也是其中一人。茂峰法師慈悲、大智大勇的的行為。


申延閱讀: